“挑战行业既有标杆,做个性化鲜明的帐篷型产品”,这是很多智能手机新品牌在上市之初通常会采取的惯用手法。而经过多次事实证明,这或许也是目前最有效的突破行业巨头垄断的方式之一,于人(用户)于己(厂商)都算是有个令人满意的交代。
出发点相同,方向却不止一边,智能手机因为功能高度集成的特性给了设计者很多灵感。如此看来,在这个行业里方向还算好找,但缺少的是坚持下去的动力,“让消费者们脱了裤子,却不再能够拿出吸引他们的产品”,如此短命的公司已是屡见不鲜。
■智能机市场进入平稳期之后的玩儿法
当智能机市场进入了平稳期后我们更明显地感受到:做产品的终究不能只靠喊口号,推广方面再大的声量也抵不过设计方面细节的用心。但与之前有所不同的是,目前即便是很细微的改动也需要大量的资金、渠道、人力投入,这场游戏的成本越来越高。
最薄智能手机 ELIFES5.1
屏幕占比、工业设计、光圈大小、音频质量,操作系统,笔者罗列了几个手机厂商喜欢扎堆的点。那么在轻薄设计领域,苹果是前几年的行业领导者,随后OPPO的Finder系列(X907)也加入了进来,而在今天拿过这个接力棒的是ELIFE S系列产品。
最近点开微博官方客户端,很有可能你会在首屏看到这样一款产品——ELIFE S5.1,一款拥有4.8英寸屏幕的智能手机,机身厚度仅为5.15mm。继ELIFE S5.5之后再一次打破了最薄智能手机的吉尼斯世界纪录,再一次用精湛的工业设计为自己证明。
“最薄智能手机”这张图目前应该很常见(图片来自ELIFE官网)
将轻薄做到极致,ELIFE S5.1就是笔者在文章开头的所说的帐篷型产品。厚度、重量是这款机器的核心卖点,但它也因此缺失了顶级的硬件配置。那么到底轻有多轻,薄有多薄,今天笔者找来了小米 4与锤子 T1两款时下热卖的产品来做个对比展示。
事先还是说明一下吧,小米 4与锤子 T1都是笔者很喜欢的产品,二者均有作为2000元以及3000元价位产品标杆的实力,但亦如前面所说,木桶型产品很难做到面面俱到,所以笔者在这里也就算是将二者作为标杆来看待吧,并无刻意批判的意思。
■参数对比:重量厚度
ELIFE S5.1采用了4.8英寸的面板,厚度为5.15mm,宽度为67.4mm,机身重量为100g。当这款机器把这些数字组合在一起时,无论是在视觉观感上,还是在触觉握感上的冲击都是很直接的。下面笔者还是拿出一些小米4、T1的对比数据来吧。
小米 MI4(左)、锤子 T1(中)、ELIFE S5.1的厚度对比
由于面板的尺寸小了约0.2英寸,所以ELIFE S5.1在便携性参数上有着先天的优势,但这并不足以导致三款机器在厚度、重量上有如此巨大的差距。三款手机中,最重的是锤子 T1,最厚的是小米 4,ELIFE S5.1在最薄、最轻两项参数上均排在前面。
■参数对比:握持手感
为了降低厚度,ELIFE S5.1改换了手机主板的版型,并将它放置在了机身的顶部。当然这样做带来的不全是优点,机身额头与下巴位置的宽度也因此增加了不少,并且最重导致了不到70%的屏占比。相比小米 4与锤子 T1来说,这确实是个问题。
ELIFE S5.1的主板并非传统的L型设计(图片来自ELIFE)
那么对于单手操作这部分来说,屏幕上沿到机身顶部的宽度其实并不会起到多么大的影响,屏占比参数也不是这方面体验的绝对标杆。经过笔者实际体验测试,ELIFE S5.1的单手操作屏幕覆盖了为78%,其它两款手机的这项数值则均在65%左右。
ELIFE S5.1较宽的机身额头部分拉低了整机的屏占比参数
三款手机中,锤子 T1的重量和直角边框导致了最差的握持手感,但由于有“下拉悬停”的加分,所以总体来说体验要好于小米4。ELIFE S5.1的理念则是不给用户带来使用操作上的额外成本,通过界面布局的优化,让用户单手即可完成多数操作。
ELIFE S5.1的屏幕单指可操作覆盖率为78%
锤子 T1(左)与小米 MI4(右)的单指屏幕操作覆盖率约为66-67%
有关单手操作方面的优化,笔者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中有专门做介绍《不仅是薄 ELIFE S5.1大屏单手操作指南》,所以就不在这里多啰嗦了。总的来说,如果只看外观部分,ELIFE S5.1感觉跟锤子 T1、小米 4不是同一时代的产品。
推荐阅读:江苏之窗
(正文已结束)
免责声明及提醒:此文内容为本网所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该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网站观点,文章真实性请浏览者慎重核实!任何投资加盟均有风险,提醒广大民众投资需谨慎!